背景及優勢
留學香港
hong-kong-sar

HONG KONG

香港留学背景

香港,独特的历史和地区因素,既可体会到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能感受到西方文化与价值带来的冲击。

高校不分种族、信仰、文化、来自不用国家、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师把世界各地多彩的教育文化带入香港各大学。

香港在民生环境、治安管理、慈善活动、教育升学等多方面的保障系数在亚洲是首屈一指的。

与欧美国家相比,甚至和内地同类学校相比,香港的留学学费及生活费相对低廉,留学资金压力小。

香港政策规定只要在香港合法驻留满7年,即可申请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可享受免费医疗的福利,可申请家人来港定居。香港的税率也很低,并且香港永久居民享受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

高三學生

無需成為高考狀元,成績達到香港高校最低取錄標準,即可就讀香港八大高校學士。

熱門專業多

商科、建築、新聞、理工類專業聞名

就業前景好

在內地還是香港,招聘就業游刃有餘

職場能力強

課程設置與國際接軌,教學方式多元化

黄金跳板

提起世界名校,不少人会把眼光聚焦于欧美,但其实不用去离家太远的地方,我们就能够到世界一流的名校就读入学。不仅是世界名校,各层次、各教育方向的大学我们能基本都能在该地找到。没错,说的就是香港。

教育水準全球領先
提供副學士、學士、碩士、博士等學歷學位

科研項目與國際接軌

國際化的師資力量是香港大學的一大特色,高校不分種族、信仰、文化,面向世界招聘教師,來自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師把世界各地多彩的教育文化帶入香港各大學,並以較突出的學術水準提升了香港的高等教育,促進了香港高校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和部分發展中國家等高校開展共同研究、學術交流、合作辦學、教師互訪;由於香港高校的學位結構和學位考試類似歐美大學,校外主考官大多是歐美學者,使得香港的學歷在國際上擁有較高的認可度。此外,香港高校重視與國外大學的學生交換培養計畫,增加學生到國外學習的機會。

5所大学进入 QS Top100

QS发布2020世界大学排名

提起世界名校,不少人会把眼光聚焦于欧美,但其实不用去离家太远的地方,我们就能够到世界一流的名校就读入学。不仅是世界名校,各层次、各教育方向的大学我们能基本都能在该地找到。没错,说的就是香港。

2020排名
学校
学校中文名
25=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香港大学
32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香港科技大学
46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香港中文大学
52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城市大学
91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香港理工大学
261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KBU) 香港浸会大学
聯系我們
請您留言

菁英定制型阳光普惠型高校本科学士硕士博士IELTS/A-LEVEL语培、技能型其他

永久香港身份快速打开方式

香港八大院校解讀
HK-Hong-Kong-University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於1911年正式成立,前身為香港西醫書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多年來一直秉承優良傳統,具備卓越的師資及世界級的科研發展設施,致力培育社會領袖人才,在QS世界學府排行榜中名列亞洲第一


香港大學:歷史最為悠久,教學以英語為授課語言。
排名:2019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中第25名
優勢專業:建築學、土木工程、電腦工程、法律、醫學等
語言申請要求:雅思不得低於6.0,單項不低5.5,個別專業要求總分達到7.0,單項不低於6.0或6.5

 

香港大學於1911年正式成立,前身為創立於1887年的香港 西醫書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多年來一直秉承優良 傳統,具備卓越的師資及世界級的科研發展設施,致力培育 社會領袖人才。

成立時間

該大學成立於1912年殖民地時期,並於翌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建校理念

校訓為“明德格物”,對應拉丁文為Sapientia Et Virtus。“明德格物”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意指博大的學問,儒家治學,首重個人德行修為,“明德”就是彰顯德行,先完善內在德智的修養,然後推己及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故欲平天下,首當格物也。

辦學規模

香港大學與其他當地高校一樣,以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特首作其校監,另設校長一職。校方現有10所學院:醫學、法律、牙醫學、建築、理學、文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教育學、工程學及社會科學學院,下設多個學系及部門,提供不同的本科及研究生課程。為更好處理及協調各學院的研究課程及有關行政工作,大學特設一所研究學院,另有多所研究中心。大學還有兩所附屬教育機構: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及明德學院,提供持續進修及自資學位課程。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9月,香港大學有教授1070名,其中兩院院士8人,博士及其以上專業學歷的教師占94%,有125名教職人員以其著作被引用次數計算,獲評為世界前1%頂尖科學家。

優秀專業

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在1997年推出了“卓越學科領域計劃(The Areas of Excellence scheme)”,在全部18個領域項目中,香港大學主持了8項,並協同其他機構參與了6項;截至2013年,香港大學已完成“經濟及商業策略”、“藥物合成與研發”兩項,關於“海洋環境”、“大規模流行疾病”、“鼻咽癌”、“骨骼疾病”、“高分子材料”、“新興電子建模與仿真”等領域的研究仍在進行中。從“卓越學科領域計劃”中不難看出,醫學、商科、信息科學都是香港大學傳統且極具競爭力的學科領域;除此之外,港大的土建、法政、教育等學科亦處於世界一流行列。

QS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2017/18)及獨立的地區性《QS亞洲大學排名》(2016)中分別將港大位列第2及第2。

入學條件

二零一八年度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預計招收300名學生,各省市不設名額上限,擇優錄取。根據國家教育部最新指示,香港高校在內地的自主招生範圍可擴展至全國三十一個省份,包括:( 按筆劃序) 上海、山西、山東、天津、內蒙古自治區、北京、四川、甘肅、吉林、安徽、江西、江蘇、西藏自治區、河北、河南、青海、重慶、海南、浙江、陜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黑龍江、寧夏回族自治區、福建、廣西、廣東和遼寧。招生範圍如有變更,將以國家教育部之指引為准。

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內地2018年高考生均可申請報讀香港大學。港大的內地招生計劃不同於內地高校統一招生機制,有其獨立的報名程序。在錄取過程中,港大會優先考慮以下因素:

申請人的高考總成績

申請人的高考英語成績

申請人在面試中的綜合表現(如獲面試資格)

校園資源

港大校園本部座落香港島西部的薄扶林道以東、般鹹道以南、列堤頓道和巴丙頓道以西、大學道以北,占地約16公頃。李嘉誠醫學院位於瑪麗醫院對面的沙宣道羅富國教育學院原址。牙醫學院位於西營盤的菲腊牙科醫院內。另有位於新界的嘉道理農業研究所及香港石澳鶴咀的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

HK-Chinese-University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頂級大學在香港的延續。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蹈厲奮發,志在千裡。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第二所成立的大學,香港僅有實行書院聯邦制的大學,校園佔地面積較大,被譽為亞洲最美大學校園之一
排名:2019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中第49名
優勢專業:人類/人文科學、生物化學、中文教育、中醫等
語言申請要求:雅思總分於6.5,單項分數要求不限
香港中文大學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頂級大學在香港的延續。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大學所合並的三所書院中的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前身為1845年起始的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在中國大陸地區所建立的享有極高聲譽的教會及私立大學,是香港歷史源流上最遠久的高等學院。

成立時間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合並香港高等學校而成立,並於1966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也是香港唯一采用書院聯邦制辦學的大學,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

建校理念

校訓為”博文約禮”。知識深廣謂之博文,遵守禮儀謂之約禮。”博文約禮”為孔子之主要教育規訓,其言載於《論語》:”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本校教育方針為德智並重,故採”博文約禮”為校訓。

中大努力成為香港、全國及國際公認的第一流研究型綜合大學,並使我校建立於雙語及跨文化傳統的學生教育、學術成果及社會貢獻,均保持在卓越水平。

辦學規模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始於1963年崇基、新亞、聯合三所書院合並,隨後逸夫書院於1986年成立,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於2006年創立,繼有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與和聲書院於2007年創立,到了2012年,中大校園共有九所書院。中大是全港唯一實行書院制的大學。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選擇一所書院,成為該院的一分子。每所書院都是獨樹一幟的,有各自的文化,但彙聚在一起,卻塑造了中文大學的精神面貌。書院是和諧融洽的群體,各有宿舍、飯堂及其他設施,並舉辦各種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訪計劃,研討會,師友計劃,社區服務,語文、資訊科技和領袖才能訓練,還有多種學生社團組織的課外活動。書院提供眾多非形式教育機會,與正規課程相輔相成,旨在培養學生的人際關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責任感。學生更可善用獎學金和經濟援助計劃發揮個人成長的潛力。

師資力量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唯一有諾貝爾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圖靈獎得主任教的大學,不少中大學者和研究人員屢獲殊榮,而獲著名獎項者更不計其數。截至2015年,學校擁有教職員工7635人,其中教授1053人,各類講師及專業顧問562人,教學助理85人,副研究員及以上463人,研究支援人員1010人。

優秀專業

香港中文大學以卓越的學術水平知名。大學現時以”中國研究”、“生物醫學”、“信息科學”“經濟與金融”及“地球信息與地球科學”為五大重點研究領域。

QS排名

2018年,中文大學在QS全亞洲和世界排名分別為第10位及46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在亞洲和全世界分別為第7位和第58位。

入學條件

中大獲國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學在全國三十一省、市、自治區通過提前批次錄取本科生。

考生統考成績應達到本科一批高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在符合香港中文大學提檔要求的情況下,香港中文大學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以分數優先原則,擇優錄取,不設專業志願級差。在高考成績同分的情況下,則先予錄取英語單科成績較高者。

考生報考的外語語種必須為英語,以150分為標准滿分計算,自費生的英語成績須達120分或以上;獎學金生則須達130分或以上。

校園資源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各個大學中占地最大的大學(亦是香港面積第三大的單一地段,僅次於愉景灣的649公頃及香港國際機場的1255公頃),範圍橫跨沙田區及大埔區(39區部分屬於大埔區),且至今仍然是唯一具有專屬港鐵站直達的大學。(香港大學站尚非“專屬”地鐵站;其還為香港大學附近地區提供交通網絡。)

HK-Technology-University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創立於1991年,以培育領袖、創新知識、貢獻社會為辦學目標。二十多年來在亞洲區內迅速成長,亦與世界各地二百二十多所交換夥伴大學保持緊密聯系,國際交換計劃之規模為區內最大之一。


香港科技大學:在多種大學排名中均被評世界前50,科大商學院MBA課程曾位於世界第九名,EMBA 課程世界排名較高
排名:2019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中第37名
優勢專業:生物/應用生物學、電腦學、數學
語言申請要求:雅思不得低於6.0,部份專業要求達到7.0,其中寫作不得低於7.0

成立時間

香港科技大學是香港政府為配合1980年代經濟結構轉型需要而創辦的香港第三間大學。1986年9月,香港科技大學籌備委員會成立。1991年10月,科大舉行開幕典禮。

建校理念

科大希望成為一所具有國際影響力及對本地有承諾的領先學府。透過教學與研究,增進學習與知識,尤其在科學、技術、工程、管理及商業方面的學習與知識;及研究生程度的學習與知識;及協助香港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辦學規模

香港科技大學設有6個學院,分別為理學院、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霍英東研究院及公

共政策研究院。

大學另設跨學科課程事務處,提供課程範疇涵蓋不同學院的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

師資力量

科大有強盛的優秀師資隊伍、國際一流的先進實驗設施設備以及網絡全球化的學術圖書資料查詢系統。來自全球24個國家的450多名教授,全部擁有博士學位,其中75%的博士學位來自世界一流研究型學府,包括:哈佛、加州伯克利、普林斯頓、麻省理工、耶魯、斯坦福、康奈爾、哥倫比亞、劍橋、牛津、多倫多、英屬哥倫比亞、西安大略大學等。他們多在歐美著名學府有豐富的教研經驗。

優秀專業

香港科技大學在科學、工程、商管、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上提供跨學科課程,其中電子工程、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統計學為該校的優勢學科。該校以科技和商業管理為主、人文及社會科學並重,尤以商科和工科見長。

QS排名

香港科技大學在2018《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30位[15],而在獨立的地區性《QS亞洲大學排名》中位列第3位(香港區第一)。至於在《QS全球五十強年輕大學排名》中,則連續四年(2015-2018)位列第2位。

入學條件

香港科技大學在內地獨立招生,並不參加「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不占高考志願。同學如有意申請香港科技大學,必須於大學訂定的截止日期前通過網上申請系統直接向香港科技大學提交入學申請。本校招生名額約為170名,以擇優方式錄取,並非采取計劃招生,各省市招生名額不設上下限。香港科技大學以擇優錄取方式招生,並以國家統一高考的成績作初步篩選。高考成績公布後,香港科技大學將邀請部分同學參加面試,並根據同學面試表現、高考成績、綜合素質等再行擇優錄取。

校園資源

香港科技大學位於西貢區清水灣大埔仔,占地60公頃,包括教學研究設施,體育設施及宿舍等.

HK-City-University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注重教研合一,努力創新,在全球化的高等教育環境下保持卓越教研的優勢。迄今已與海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超過450項學術合作及學生交換項目,為學生提供了走向世界的機會,增強在環球市場的競爭力。


香港城市大學:為一所年輕向上,富於進取的國際化多學科大學
排名:2019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中第55名
優勢專業:電子及電子工程、資訊系統、訊息科技系統、翻譯等
語言申請要求:雅思不得低於6.5,單項成績不限,法學碩士要求達7.0,單項成績不限

 


成立時間

學校原為1984年在九龍旺角建立的香港城市理工學院,1994年獲得大學地位。同年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亦獲授大學名銜。1995年獲政府授予自我評審資格,並更名為香港城市大學。

建校理念

城大的品牌並非只是一個標志,而是代表了城大是一所怎樣的大學、所做的一切,以及如何通過其設立的專業教育課程、進行突破創新的研究為社會帶來改變。城大煥然一新的品牌,展示了城大充滿活力、銳意創新、志存高遠的精髓,同時突顯城大充滿活力的教職員師生和課程、節節上升的排名,以及致力成為全球一流大學的抱負。敬業樂群,典出《禮記·學記》,原典為 “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即是說學習了一段時期之後,不但要能掌握基本知識,還要提升到“敬業樂群”的境界。唐代經學家孔穎達(574 - 648)在《五經正義》中解釋說:“敬業,謂藝業長者,敬而親之;樂群,謂群居朋友善者,願而樂之。”朱熹(1130 - 1200)也說過:“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樂群者,樂於取益,以輔其仁也。”這些先賢的說法,有助於我們了解這四個字的豐富文化內涵。同時,亦充分說明城市大學校訓“敬業樂群”意義深遠,始於典籍。 “敬業”旨在人格的培養,對專業知識敬慎以待,包含了現代學術的專業精神與專業道德;“樂群”則強調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一方面是個體人格的成長,另方面則提倡群體精神、社會關懷與造福人群。以此四字為校訓,最符合城市大學的風格及辦學宗旨。

辦學規模

城大由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科學及工程學院、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創意媒體學院、能源及環境學院及法律學院7個學院、25個學系、37個科研中心組成 ,提供逾100項學士學位及研究生課程。 周亦卿研究生院負責所有研究生課程的運作及發展,及提升研究生的學習環境。

城大推行“重探索求創新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原創性科研工作,激勵學生求知熱忱,並培養其創新能力;必需修讀的“精進教育科目”為學生補充主修科目以外的基本知識,拓寬視野、啟發思維;主修科目中加入“跨學科”元素,使學生涉足各知識領域,全面發展。

師資力量

截至2010年3月,共有900余位分別來自22個國家的教師,逾500名持有海外知名學府的博士學位、150名曾於海外的大學擔任專職教研工作。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教職員工逾4000人,擁有9位世界級院士。

優秀專業

城大在科學及工程領域表現突出。根據《US News》公布的2016年全球大學排名,城大在工科領域位列全球第10位,計算機科學位列全球第16位。另據上海交通大學公布的2015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城大在工程/技術與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排名為全球第27位;計算機科學及數學科分別位列第45位及22位。

QS排名

於2017年,香港城市大學在Q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全球第49位,香港第4。至2018年,香港城市大學的排名進一步上升,增至亞洲第8名,香港第3,並於同年世界大學排名榜入圍世界50強、在全球50強年輕大學位列第4位。

入學條件

參加201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且實際高考成績(原始分,既不含任何加分)達到本科第一批重點錄取線;

英語成績以150分滿分計算必須達到 120分或以上,唯報考人文社會科學院的考生的英語成績必須達到125分或以上,而報考法律學院的考生的英語成績更須達到135分或以上。海南省英語對應分將以海南省考試局公布所對應的標准分數為准。以120分為標准英語滿分計算的江蘇省考生必須達到96分或以上,報考人文社會科學院的考生的英語成績必須達到100分或以上。

校園資源

主校園面積達15.6公頃,面積為全港大學的第四大,當中包括楊建文學術樓、李達三葉耀珍學術樓、劉鳴煒學術樓、中國銀行(香港)綜合樓、蒙民偉樓、方潤華樓、鄭翼之樓、學術交流大樓、桃源樓、胡法光運動中心、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兩座高級教職員宿舍(南山苑、德智苑)及十一座學生宿舍。

HK-Polytechnic-University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創立於1937年,其高質課程為商業、工業、社會各範疇培養出不少專業人士,引以為榮。其教學及研究人員來自世界各地,部分課程在香港只有香港理工大學開辦。其畢業生被聘請者評定為“首選”。


香港理工大學:約有28000名全日制和兼讀制學生,2010年排名全球149位,亞洲排名第20位
排名:2019 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中第106名
優勢專業:會計/專業會計、屋宇設備工程、建築經濟及管理學
語言申請要求:雅思不得低於6.0,單項成績不限,工程商務管理專業總不得低於6.5,單項不限

 

成立時間

理工歷史可追溯至1937年,由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成立開始,校舍位於灣仔活道,是香港第一所由政府資助、提供專上程度工科教育的院校。1972年8月1日,香港理工學院(理工)正式成立,接管香港工業專門學院的校舍及職員1994年11月25日,獲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頒授自我評審資格,正式取得大學地位,並正名為香港理工大學。

建校理念

理大校訓為"開物成務,勵學利民"。

“開物成務”出自《易.系辭上》:“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孔穎達疏:“言《易》能開通萬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務,有復冒天下之道;斯,此也。易之體用,如此而已。”意謂《易》的功用,就在使人通曉萬物之理,並根據這種知識去辦事,把事情辦好。

“勵學利民”取自漢王充《論衡》:“夫可知之事,惟精思之,雖大無難;不可知之事,厲心學問,雖小無易。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及《逸周書》:“王者所佩在德,德在利民。”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10月31日,香港理工大學共聘用有5603名教職員,其中長期制員工占3552名,臨時制員工2051名。其中教學部門員工3842名,非教學部門員工1761名。另外,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共聘有教職員679名,其中長期制員工占482名,臨時制員工197名。

優秀專業

據2015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大學排名,學校在工程學上位列全球大學第9位,全港第1位。

QS排名

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理大於2017-2018位列全球第182位、亞洲第19位及全球200強年輕大學第20位。至於QS世界大學排名,理大位列全球第95位、亞洲第27位,香港八間教資會資助院校中有七間同時打入QS世界大學排名及QS亞洲大學排名,理大是香港七間登上兩個QS綜合排名的大學之一,而且位處排名前列。

入學條件

各學科大致入學要求如下:

-申請人必須在應屆高考獲得優異的成績及英語成績良好。

-申請人如在認可學科競賽中獲省級一等獎或以上的成績,可獲得面試選拔資格。通過面試的申請人可享受本科入學優惠政策待遇。

-申請人如在其他非學術領域有出色的表現(例如:曾在藝術、音樂(例如: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體育等非學術領域內獲卓越成績),亦有機會獲得錄取。

-個別課程要求申請人提交作品集(例如:設計課程)、附加文件(例如:社會政策及行政課程)或參加面試,作為考慮錄取的參考。

校園資源

理大提供眾多學習資源,包括:學習設施及服務、學生電腦中心、電子學習平台、英語教學中心圖書館服務、和全人發展數碼歷程;學生支援服務:事業發展服務、輔導服務、內地及國際學生服務和大學醫療保健服務;校園設施:文娛中心、文化設施、學生儲物櫃、飯堂及餐廳和體育設施。

HK-Baptist-University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秉承“全人教育”辦學理念,是一所教研並重、文理型綜合大學,轄下有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中醫藥學院、傳理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視覺藝術學院及持續教育學院八個學院。


 

香港浸會大學:自建校以來一直增設多項創新程,以配合香港社會發展,2010年,獲得了AA CSB認証
優勢專業:人力資源、新聞及傳理
語言申請要求:雅思不得低於6.0,單項成績不限,商學院和傳媒學院要求雅思6.5,單科成績不限

 

成立時間

香港浸會大學前身為1956年成立的香港浸會書院,1972年始改稱香港浸會學院,1983年,受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得以於1986年開始,該院開辦學位課程,名正言順成為資助大專院校。1994年11月,香港浸會學院正式升格為大學,成為香港八所教資會轄下並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

建校理念

浸大以“全人教育”為其教育目標及理想,其校訓為“篤信力行”。浸大希望成為一所領先亞洲、立足世界的博雅大學,並在關愛、創意、國際化的氛圍中發揮學術卓越。

辦學規模

浸大共設有八個學院,開辦學士、修課式和研究式的碩士與博士課程、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浸大對教學和研究同樣重視,並鼓勵教職員和學生服務社會。浸大以全人教育為辦學理念,現為亞洲最優秀的高等教育學府之一。

教學模式

香港浸會大學文理互通,教研並重。通過學術研究創造知識是大學的重要任務,而教研人員積極投入學術研究亦能為學生建立良好榜樣,培養同學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激發同學對真理知識的渴求。浸大獨特的辦學風格及理念,培育全人的使命,皆源於基督教傳統。大學銳意提供啟發創意及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不斷向前邁步,立志成為蜚聲國際的世界頂級優秀學府。為了接受挑戰、善用機遇,浸會大學制訂了“願景2020”。此計劃為浸會大學未來的發展訂立了主要的方向,並落實本校追求卓越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的承諾。浸大將充份結合“高質素教與學”、“創新研究”及“社區互連”三大策略發展重點,以達致大學願景。

師資力量

浸大教研並重,文理互通,全面落實全人教育的理念,培養學生畢業後之工作及升學能力。浸大現有全職教學人員近500人,本科生及研究生超過10000名。

各學院共設有30多個研究中心,創造研究成果,並鼓勵教師為政府及工商界提供專業意見和服務,廣泛應用科研成果,造福社群。2014/15學年,大學獲社會各界熱心捐助以支持各項教研活動的款額總逾港幣六億元,顯示出浸大多年來的努力和成就深得社會人士的認同和肯定。

優秀專業

香港浸會大學的傳理學院更榮登“亞洲第一”寶座,被擁有超過300萬讀者的知名新聞網站AsianCorrespondent評選為亞洲學生首選的“全球十大新聞學院”,與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新聞學院、英國伯明翰大學新聞學院、威斯敏斯特大學新聞學院等老牌知名學府比肩。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從2010年至今獲得AACSB、EQUIS和AMBA商學院的認證,成為香港首家獲得三項國際頂級認證的商學院。

QS排名

浸大於2018年位列亞洲第55名,成為亞洲最佳前100所高等學府之一。至於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浸大位列全球第299名,香港八間教資會資助院校中有七間同時打入QS世界大學排名及QS亞洲大學排名,浸大是香港七間登上兩個QS綜合排名的大學之一,而且位處前列。

入學條件

各學院的錄取標准不一,具體安排詳列如下:

文學院 — 音樂文學士
中醫藥學院
視覺藝術院

學院/專業 錄取標准
文學院 — 文學 國家統一高考成績。
傳理學
工商管理學院 以國家統一高考成績及入學面試表現綜合評估,擇優錄取。
理學院
社會科學院
文學院 — 音樂文學士
中醫藥學院
視覺藝術院

校園資源

香港浸會大學坐落於九龍塘、牛池灣和沙田。校園主要分為五部分,分別為位於筆架山窩打老道的“善衡校園”、位於九龍塘聯福道的“逸夫校園”、位於九龍塘浸會大學道的“浸會大學道校園”、位於前皇家空軍軍官俱樂部的“啟德校園”和位於新界沙田的“石門校園”。

HK-Lingnan-University

嶺南大學

嶺南大學是香港唯一一所博雅教育高等學府,以“作育英才.服務社會”為校訓。透過學習和文化交流、跨學科課程、精細規模及緊密師生關係,以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促進全人發展。其海外交流參與率均為全港各大學之冠。


 

香港嶺南大學:是一所悠久歷史的大學,前身是位於廣州的嶺南大學
優勢專業:工商管理、會計、金融及文學專業等
語言申請要求:雅思不得低於6.5,單項成績不限

 

成立時間

嶺大的歷史可追溯至1888年其前身"格致書院"在廣州創校開始,因二次世界大戰而停辦,其後於1967年以嶺南書院之名在香港復校。1999年獲批准升格為大學,正名為嶺南大學。

建校理念

嶺大旨在構建一個學生和學者老師共同學習和研究學問的群體。師生互相尊重包容、經常保持開放的態度,接受多元文化和不同意見,維護學術和言論自由,並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全人培養和全方位發展:

嶺大竭力培育學生實現全人和全方位發展。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獨立思考和慎思明辨的能力,發揮創意勇於創新,掌握優良的溝通技巧和高水平的語文能力,培養社會責任感、個人品德、文化修養和終身學習的熱忱。

社區參與和社會責任:

嶺大鼓勵所有成員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服務本地和其他社群,並為人類謀求福祉。

嶺南精神:

嶺南大學始於1888年在廣州創立的「格致書院」,多年以來一直承傳著嶺南精神,把嶺南人聯繫在一起,直到今天仍然是嶺大的核心思想。嶺南精神的特點是熱情、忠誠、堅毅、包容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而且積極為社會作出貢獻。

辦學規模

嶺南大學共有3個學院、16個學系,涵蓋人文學科、工商管理及社會科學等範疇,當中包括19個榮譽學士主修課程。嶺大學生必須修讀通識教育、實用中文、實用英文和服務研習等科目。此外,嶺大亦開辦修課式碩士、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課程。

嶺大學於2012年正式加入世界博雅學府聯盟,並於2014年成為香港首間並唯一一間為100%本科生提供四年全宿的大學,而逾80%本科生可以前赴遍布約 40 個國家的 180 多所海外伙伴院校當交流生。嶺大亦採用小班教學及雙向互動教學模式,師生比率為1:10,致力實踐博雅教育理念。

師資力量

香港嶺南大學彙聚一眾來自世界各地、有志奉獻博雅教育及學術的資深人文及社會科學大家及青年學者,致力為嶺南學生提供高質量的一流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掌握最前沿的知識及知悉學界最新的學術發展。嶺大逾95%的教學人員擁有博士(PhD)學位及海外教學經驗。2016年QS亞洲大學排名中顯示,嶺大的擁有博士學位教員的比例位列亞洲第48位 ,超越一眾研究型大學。教員學位多取自以下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加州大學各分校、普林斯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台灣大學、南洋理工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蘭卡斯特大學、多倫多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接近半成的教員來自於香港以外的國家及地區:中國內地、美國、加拿大、英國、馬來西亞、丹麥、韓國、台灣、澳大利亞。

優秀專業

在QS2016學科排名中,嶺大經濟學系位列香港第三名,其13%的學術成果達到領先世界的水平 ;翻譯學、視覺研究、哲學及社會研究的學術水平均進入香港前二名。 在QS2016排名中,嶺大哲學系位列亞洲第十名,其在分析哲學領域的學術成就曾被譽為亞洲最佳之一。 其經濟學系曾獲世界著名學術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列為中國五大經濟研究機構之一 。

QS排名

嶺南大學於2015年獲美國《福布斯》評選為「亞洲十大頂尖博雅學府」之一。根據QS世界大學排名,嶺大在世界大學排名2018上榜並入選600強,嶺大於2018年QS亞洲大學排名位列100,香港八間教資會資助院校中有七間同時打入QS世界大學排名及QS亞洲大學排名,嶺大是香港七間登上兩個QS綜合排名的大學之一。

入學條件

嶺大對應屆內地高考生(包括復考生)采取自主獨立招生的政策,並沒有參加”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統招),故不占高校志願。有意報讀的學生須直接向本校提交網上入學申請。嶺大並沒有委托任何中介人進行招生及錄取工作。

嶺大在內地招收31個省(市、區)的應屆高考生(包括復考生),文理兼收,不設省市限額。

申請資格:

2018年國家統一高考成績;

英語水平;

入學面試表現(面試以英語溝通和小組形式進行。面試主要評核考生的綜合素質,包括英語能力、應對與溝通能力、分析、批判與邏輯思維、表達及組織能力和對擬修讀專業的認知等。);

擇優錄取;

在體育、音樂或社會服務等方面有突出表現者(例如於省級或以上運動比賽獲獎),其入學申請可獲特別考慮。

校園資源

嶺大是香港唯一一所大學為本科生提供四年全宿,現時擁有10座學生宿舍共2,600個宿位。學校提供了體育、康樂設施、大會堂、演講廳、資訊科技服務中心、圖書館、服務研習處、教與學中心。

課程方面,嶺大的「綜合學習課程」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增強溝通技巧、激發創意思考,以及擴闊他們的智力和文化視野。綜合學習課程涵蓋六大學習範疇,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及宿舍六大領域得以均衡發展,亦為學生提供許多海外、內地及本地的實習機會,讓他們在真正的工作環境吸收經驗,接觸不同文化的社會環境,學習必需的技能,為未來的事業發展好好裝備自己。海外交流計劃方面,嶺大與超過180所遍佈約40個國家的高等院校結成伙伴,每學年為學生提供大量交流機會。約八成本科生可以在外地交流一個學期或參加短期暑期課程。

HK-Education-University

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教育大學秉承"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的理念,以帶領教育創新為首要使命,藉著培育優秀而具道德承擔的教育及專業人士。矢志培育出色、關懷社群的教育及專業人士,為香港以至海外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教育大學:目前是香港八家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大專校中僅有的專注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
優勢專業:人文學、社會科學、創意藝術及學前教育專業等
語言申請要求:雅思不得低於6.0,單項成績不限,英語教學專業需達到雅思7.0,單項不低於6.5

 

成立時間

香港教育大學可追溯之清朝中葉1853年成立的聖保羅書院及1881年香港首間師範官立院校,學校已經有160多年歷史了。經過學校長久的爭取,2016年1月獲批成為香港第10間大學及第8間公帑資助大學。

建校理念

教大秉承"教育為本,超越教育"的理念,我們以帶領教育創新為首要使命,藉著培育優秀而具道德承擔的教育及專業人士,鼓勵其終身學習,推動及支持教學、教師教育及教育相關學科的策略發展。教大矢志培育出色、關懷社群的教育及專業人士,為香港以至海外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師資力量

教大彙聚眾多學術精英,有延聘自全球各地約460位學術及教學人員,當中98%以上的學術人員具博士學歷, 組成了香港最大的教育及相關人文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專家團隊。教大目前已禮聘約40位講座教授及教授,分別來自英國、美國、德國、澳洲、新加坡、內地與台灣以及香港其他大學,領導進行多項尖端研究活動。

QS排名

2018年,教大的教育及師資培訓在國際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9名、亞洲區第2名;語言學則位列全球首151-200名 。教大發展時間較短的心理學和社會科學及管理也分別於2018年在

國際QS世界大學排名中取得全球第251-300名和第323名。

在地區認受性方面,按2004-2016年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結果,教大在「港人眼中的大專院校排名」中名列第7 ,亦於2016年"本港僱主最願意聘用的大學畢業生"調查中名列第7。

入學條件

報讀人士必須參加 2017 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且成績達到本科第一批重點錄取分數線(江蘇省考生同時需於兩個選測科目中考獲1A1B或以上等級),而且戶籍所在地是內地三十一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高中畢業生。此外,本校也歡迎在香港就讀副學士或其他大專課程的內地生報讀。一般而言,申請人的全年平均積點(CGPA)必須達到良好水平,並通過入學面試方可獲考慮。

個別學科的入學條件

1. 視覺藝術教育榮譽學士(五年全日制)及 創意藝術與文化榮譽文學士(四年全日制)– 視覺藝術主修課程

除需符合上述一般入學條件外,申請人必須上載或提交最少三件自己的藝術作品或畫作,以供專業老師評核。

2. 音樂教育榮譽學士(當代音樂及演奏教育學)課程

申請人須擅長演奏至少一種樂器(或聲樂),並對當代音樂具有濃厚興趣。

藝術類高考生於統一高考成績達二本線及藝術科成績達滿分之70% (文藝特長生可獲加分)。

若申請人於相關音樂範疇具備特殊才能及/或成就,申請人或可獲豁免部分入學要求。 此外,若申請人擁有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頒發之 DipABRSM 或 LRSM 資格、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之 ATCL 及 LTCL 資格、音樂深造文憑或音樂專業文憑/證書,將獲優先考慮。

英語能力要求

申請人須符合以下英語能力要求 (內地應屆高考生必須符合下列第一項要求):

高考英語分數達到110分或以上(滿分為150分)。部分課程或要求申請人有良好英語水平,如報讀有關課程,申請人的英語分數必須達到 120 分或以上(滿分為150分);或

"托福"(TOEFL)紙筆測驗 550 分或網絡化測驗 80 分或以上成績;或

"雅思"(IELTS)學術組別 6 分或以上成績;或

"普通教育文憑考試"(GCE O-level)/"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IGCSE)/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GCSE)英文科或英國文學科目取得C級或以上成績;或"普通教育文憑考試"(GCE)高級程度(A-Level)或高級補充程度(AS-Level)取得E級或以上成績。

校園資源

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露屏路10號,佔地12.5公頃。校園內有多座建築物,包括:

貴子基金會大樓

為校園的行政中心,設有接待處、保安中心、多個行政部門、學生活動場地及保健中心等。

中央大樓

中央大樓內設有蒙民偉圖書館、彥膳坊(飯堂)、東亞銀行香港教育大學分行、學生會室、資訊科技中心、演講廳及學生活動室等設施;位於平台層,飯堂外的中央廣場,亦為學生活動的

主要進行地點之一。

教學大樓

教學大樓內設有演講廳、課室、實驗室、專業製作室、工作室、資源中心及電腦室等教學設施,同時亦設有各學系及研究中心之辦公室。

文康運動綜合大樓

供所有學生使用的教學暨活動設施,室外部分設有足球場、籃球場、綱球場及游泳池,室內則設有張海源運動場、游泳池、壁球室、健身室及體操房等設施。此外亦設有會議中心等其他設

施。

學生及教職員宿舍

教大設有3座傳統宿舍,分別為羅富國堂、葛量洪堂及柏立基堂,共提供約1,500個宿位。傳統宿舍各樓高11層,除公共空間層外,每層設有多個2人或3人單位,以及茶水間和浴廁等共用設

施。公共空間層設有活動室、洗衣房、電腦室、小賣部、音樂室等設施。